当前位置: 主页 > 80后杂谈 > 长于80 >

第一章 生于80年代《专属于80后的回忆》

时间:2020-01-04 14:38来源:网络搜集 作者:admin 点击:
80后一词源于国际社会学家们讨论社会发展的一个代名词,是指1979年国家依法执行计划生育后所出生的一代人,并以此讨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用法制限制人类生育后所面临的问题及1980年以后所出生的独生子人群所面临的生活、成长、文化发展问题。
  【作者】李贤娜 郑妍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ISBN】9787560966212
【页数】233
【定价】36.00元





第一章:生于80年代

      2010年6月1日北京王府井街头购买万花筒的游客:从这里照见童年!
      2010年6月1日,立在夏天的入口处,儿童节的活动如火如荼。扎在孩子群中,有一批“超龄儿童”格外引人注目——穿儿童衫系红领巾的80后。他们以“成人儿童节”的名义聚在一起,唱些儿时的歌,说些儿时的事,玩些儿时的玩具,再选远大中小队长,然后上堂语文课,课间做做眼保健操、掰个腕子、斗个鸡……从21岁至30岁,他们已然成人却依然童心未泯。怀旧是一种时代病,传染着每一代人,满怀亲切的哀伤。80后究竟是怎样的一代人?为什么他们对童年如此流连忘返?拨开历史的灰尘,童年是成年人的精神栖息地,80后的童年温暖、纯粹更堪回味……

第一节

      第一节 80后    
      80后一词源于国际社会学家们讨论社会发展的一个代名词,是指1979年国家依法执行计划生育后所出生的一代人,并以此讨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用法制限制人类生育后所面临的问题及1980年以后所出生的独生子人群所面临的生活、成长、文化发展问题。80后一词最早应用于文学领域,代指80后作者。如今,80后一词已被各个领域广泛借用,作为1980年1月1日—198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代名词,指代了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超过2亿人的庞大群体。

第二节

      第二节“文革”后恢复高考——知青父母
      从1966年至1973年12月8日,全国有800多万城镇青年上山下乡。这些人里有许多人后来成了80后的父母。1976年,“四王沛群和王孝秋两位知青结婚照人帮”被捕,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绝大多数在农村的知识青年得以重返城市就业。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1977冬天,570万首届高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十余年的高考考场。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恢复高考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80后的父母们苦尽甘来,在返城结婚后对女子的影响除了意识行为还有知识引导。

第三节

      第三节 万千宠爱于一身——独生子女
     1980年,80后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此时,他们赶上了第一代独生子女。除小部分游离于独生女子政策之间的80后拥有少兄弟姐妹相伴外,大部分80后都是“独苗苗”。80后的童年得到全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当着一切以我为中心的“小皇帝”、“小公主”尽情撒娇。虽也被家人寄予厚望或多或少增加些课外的负担,但大部分时间是自由开放的。同样是“独生一代”,90后、00后的童年则复杂得多。面对封闭的校园环境、沉重的课内外作业、竞争激烈的升学之路及电子化的交往方式,90后、00后的童年早已沦陷。有人曾说,一个成年农民的生活可能比现在的孩子的生活要简单得多。相形之下,80后的童年简单而朴素。

第四节
 
      第四节 在希望的田野上——改革开放
      不同的社会环境,折射了不一样的童年。“文化大革命”给国家造成了满目疮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80后的童年正好赶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了大江南北。在当时许多民众的心目中,改革开放像乌托邦一样在前面招手,不同的人对它寄托了不同的梦想。1982年,作曲家施光南与词作家晓光一起满怀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赞颂与希冀,谱写了《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80后的童年在这样有梦的时代洗礼中,唱着希望的歌曲,充满着对未来积极的遐想。

第五节
 
      第五节 东方风来满眼春——市场经济
      1992年1~2月,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上海各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之后,中国改变了过去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法,并正式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掀起了新一轮高潮!
       这一年的春天,一条《东方风来满眼春》的信息震动了全国,人们被上面饱含激情的叙述震动了:昔日的边境小乡深圳,一眨眼成了现代化的新都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了中国腾飞的突破点,“东方的雄狮开始苏醒”,中国日渐展现出一个大国的轮廓。这一切构成了80后童年荣耀宏观的记忆。而更微观的意义则在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80后在童年时期可以很方便地从商贩手中买到各种日用品,尤其是买到主食之外的零食。不需要像60后、70后的童年因为物资匮乏而紧巴巴地数着粮票领东西。因此,80后拥有更有“味道”的童年。

第六节
 
      第六节 精神文明多元化——信息时代
      80后的童年还赶上了中国信息新时代的前沿。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电视的出现,这是20世纪80年代人最大的幸运。他们较父辈在成长期接触了更多的外界信息。大陆港台的电视节目从黑白走向彩色,一步步地丰富了80后的童年。与此同时,流行音乐迅速在商业流水线下上升,并催生了第一批童年偶像,自由追星的日子使80后的童年生活充满无拘无束的快乐。
     尽管科技也在这个时候抬头,但是,与90后和00后处于科技高速发展、信息爆炸泛滥的童年相比,80后的童年时代科技相对滞后得多。大多数80后的童年是没有电脑陪伴的,他们的课外时光是和小朋友们在嬉戏中度过,和很多经典的动画片、影视剧、流行音乐一起度过。直到今天,80后们还能清晰地记起那些童年的游戏,那些经典电视情节至今还在重温、那些流行过的歌曲还在传唱。正是这些略显粗糙却真情流露的影像充实了他们青涩的童年,陪伴他们一直成长。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有一个观点:高科技时代,电子信息环境正在让童年消逝。也正是科技发展的相对滞后,才成全了80后一个更加多彩的童年。

第七节
 
      第七节 新旧体制相博弈——混血文化
      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政治、经济、社会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开放同样令人耳目一新,弥漫整个社会的“文化热”,更把将近十年打扮得似乎可以与追求科学、民主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代,以及人类历史上辉煌的启蒙时代、理性时代相媲美。
      在整个80后的童年,充斥着新旧体制相博弈的文化,旧的体制、价值观念正在瓦解,而新的价值观念在他们身上重新塑造、建构、形成。一种混血文化在80后的血液里沸腾: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本土的传统文化与异域的现代文化、激进的自由主义与顽固的保守主义……交织在一起,传统与反传统、权威与反权威,既相互冲突又相互渗透,构成了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奇异景观。由于童年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背景中成长,使得成年的80后更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理念。这第一批彰显个性的族群,最终成为现今这群开始思考民族荣誉与国家前途、日渐成熟进入社会有所担当的青年一代。

      80后童年的印象和记忆,总体来说是美好的。在物质富裕、社会开放、经济起飞时代80成长的童年,少了苦难,多了甘甜,堪称幸福。至于从少年到成年后遇到的种种不幸,留待后面的章节再总结。童年让80后刻骨铭心,我们现在就去看看都有哪些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事陪伴80后度过了最珍贵、最幸福、最甜蜜的童年时光。(责任编辑:80后记忆网)
声明:本文章为80后记忆网整理,转载时请保留本声明及链接:http://www.80jiyi.net/80zaji/shengyu801.html
顶一下
(35)
94.6%
踩一下
(2)
5.4%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